世界名画-28-奥赛博物馆

世界名画-28-奥赛博物馆

1.引言

这是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它是由火车站改建成的,是近代绘画的宝库。

印象派的多幅名画,可以说是奥赛博物馆的代名词。

Poppy Field – Claude Monet, 1873

一群画家挑战保守的美术界,引发了光线与色彩表现手法的革命。

他们用前所未有的,明亮而又轻快的笔触,画下映入眼帘的景象。在印象派画家之后,还有梵高、高更,他们用更大胆的描绘手法展现出主观的世界,使绘画的表现空间变得更深更广。

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Millet), 1890, Vincent van Gogh
Vairumati (1892), Paul Gauguin

在那个时代,印象派因华丽的风格而受人瞩目,而有一些画家发觉了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他们开始描绘侵蚀人心的黑暗面。

Orpheus (1865), Gustave Moreau

当时是世纪末,那个时代笼罩着希望与不安,同时那也是美术史上激动人心的时代。

2. 简介

奥赛博物馆就位于塞纳河畔,它在巴黎的受欢迎程度和卢浮宫美术馆不相上下。除了画作之外,这里还收藏了雕塑、照片、手工艺品等八万多件作品,光是画作就有大约五千五百幅。

这栋建筑高三十三米,上面有玻璃屋顶,里面十分宽敞。

这尊引人注目的白熊大理石雕像是雕刻家蓬朋的作品,他曾在罗丹身边学习过。这件作品题材不受局限,表现手法也很大胆,它具体地呈现了这家博物馆的理念,是这里的一大象征。

3. 印象派作品

十九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使传统绘画变得令人耳目一新。与印象派有关的收藏,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Dance in the City (1883), Pierre-Auguste Renoir

这是大师雷诺阿成熟时期的作品《城市之舞》。一名巴黎女子,身穿华丽的丝绸礼服,正优雅地享受舞蹈的乐趣,雷诺阿一辈子都被这些美丽的女性所深深吸引。雷诺阿用轻快的笔触画出栩栩如生的动作,他通过画作继续展现着人生的喜悦。

Woman with a Parasol (also known as Study of a Figure Outdoors (Facing Left)), 1886, Claude Monet

虽然莫奈也以女性为题材,但他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莫奈所追求的是光线与色彩的艺术,他用明亮的颜料画出这名伫立在草地上的女子,想要通过她表现出太阳刺眼的光芒。

Dancers in Blue (1895), Edgar Degas

莫奈专注于描绘自然光线,而德加则是被室内的人工照明所吸引。一群舞者在舞合旁,一边整理服装和鞋子,一边等着出场。芭蕾舞是德加很喜欢选用的题材之一,在灯光的照明下,色彩显得更加耀眼,而构图也很大胆,捕捉到了瞬间的动作。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德加运用鲜明的手法描绘了巴黎的新风俗。

4.时代作品

巴黎有三大艺术宝库:

位于奥赛博物馆斜前方的卢浮宫美术馆,收藏了从史前时代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的绘画与雕塑作品;

蓬皮杜中心则收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美术品;

奥赛博物馆的定位介于两者之间,它收藏了从三月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美术品。

十九世纪中叶,美术界正面临巨大的转变,奥赛博物馆收藏的是从那个时代开始诞生的美术品。

进入馆内之后,前面的厅里有安格尔的名作《泉》。

The Source (1856), Ingres

他是当时法国颇具代表性的大师之一。安格尔曾在意大利留学多年,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这幅裸女图就是他的学习成果之一。他曾不断地修改这幅画,女性的身体呈现出优美的曲线,他追求的是理想的美。

安格尔的大多数作品都收藏在卢浮宫内,而带给后世很大影响的《泉》这幅画则挂在奥赛博物馆这里展示,它就像是值得纪念的通往新时代的桥梁。

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些画家,他们想革新以古典绘画为主流的美术界,其中之一是写实主义大师库尔贝。这是库尔贝的作品《奥尔南的葬礼》,这幅画描绘了他家乡的神职人员和农民聚在一起参加葬礼的情景。

A Burial at Ornans (1849-1850), Gustave Courbet

库尔贝的这幅画参加了由国家主办的沙龙展,引起了众人的议论。在这个历史性的场景中,画家让平民百姓登场,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挑战。

The Gleaners (1857), Jean-Francois Millet

这是同样描绘百姓的米勒的名作《拾穗者》。在远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收割下来高高堆起的麦子,以及热闹的收成景象。可是让米勒更加关注的是贫困的农民,默默地捡拾掉落的稻穗,只为了得到少许的粮食来填饱肚子。同时,这幅画也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因此在当时受到了批判。但是米勒并不害怕,他依旧继续描绘农民的真实情况。

在米勒、库尔贝之后出现的,是在现代绘画史上跨出伟大一步的马奈。这是他描绘风尘女子的代表作《奥林比亚》。接照当时的常识,裸女只能出现在以神话或历史为主题的画中,而这幅大胆的裸体画,以真实的女性为模特,在沙龙展出的时候引发了一场骚动。这幅画同时表明了他想要描绘出全新的时代,这得到了年轻画家的共鸣,最终催生出了印象派。

5.雕塑作品

奥赛博物馆的圆拱型屋顶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原本是火车站,是为了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造的。不到四十年,这座火车站就完成了任务。后来他形同废墟,在1986年进行大幅度的整修之后,这里蜕变成了一家博物馆。

大时钟还保留着车站风情,现在继续指示着时间。

馆内二楼的餐厅是直接利用了曾和火车站建在一起的酒店的饭厅。参观奥赛博物馆的乐趣之一就是可以在这家餐厅品尝到正宗的法国料理。

自然的光线从玻璃屋顶倾泻而下,这里展示着数不清的雕塑。

《自然向科学掀开面纱》,这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雕塑家巴里亚的作品,它象征着科学发现逐一出现的时代。

他毫不吝惜地使用了各种颜色的大理石还有宝石。

这是因思想者而闻名于世的罗丹的雕塑。这件作品的基座上只有头部,象征着创意从混沌中产生。它的模特是女雕塑家卡蜜尔。她是罗丹的学生,与此同时,她也是罗丹的情人。

这是卡蜜尔的代表作《思念》。罗丹选择了其他女性,他正要离开,卡蜜尔追上去挽留他。她借用石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近代的雕塑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展示出了创新时代的风貌,这就是奥赛博物馆独特的魅力所在。

6. 奇才

在那个时代,个性最突出的是两位奇才-梵高以及高更。继印象派画家之后,他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奥赛博物馆里,除了常规展览之外,还经常举办特别展览。第一届特别展览颇值得纪念,它是以日本风格,也就是以日本的艺术文化为主题的。

日本风格不只是给印象派,还给许多画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美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埃菲尔铁塔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为了巴黎世博会而建造的。而之前的世博会,有时也会介绍日本的美术品,因此在欧洲掀起了一股日本热潮。

莫奈喜欢收集浮世绘,浮世绘也因此而闻名。在色彩和构图方面,浮世绘为正在探索新表现手法的印象派,以及后来的画家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6.1 梵高

梵高也被这股日本风情所深深地吸引。

就算花光他最后的一点钱,他还是继续沉迷于收集浮世绘。 他为了从安藤广重等日本画家身上学习技法,临摹了好几张浮世绘。梵高对日本风情非常憧憬,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

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Millet), 1890, Vincent van Gogh

《午睡》,这是梵高向他所崇拜的米勒表达同感的作品。一对夫妻从早上开始就进行收割,他们正躺在麦堆的阴凉处睡午觉。后面有农夫和牛,他们也一起在麦堆的阴凉处休息。蓝色与黄色形成了对比,色彩非常明亮,构图也别具一格。从中可以看出,梵高受到了浮世绘的影响。

这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所创作的作品。身上穿着阿尔勒传统服饰的女子,是梵高投宿的旅店的老板娘。背景的涂色比较平坦,令人联想到浮世绘。据说梵高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件作品。

Vincent van Gogh – The Church in Auvers-sur-Oise, View from the Chevet

到了后期,梵高所使用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鲜艳。深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朵云,画面中央有一座看起来很诡异的教堂,散发出像人类一样的存在感。近景的色彩非常明亮,因为日照而发出光芒,和充满诡异气息的天空以及教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就像是在暗示生与死一样,这也反映出了梵高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完成这幅画两个月之后,梵高就结束了生命。

6.2 高更

高更曾经和梵高一起进行创作,他是另外一位受到日本风情影响的革命者。高更用他那野性的感觉,直逼人类的根源。

Tahitian Women on the Beach (1891), Paul_Gauguin

印象派专注于画下眼前的世界,高更的画风和印象派并不相同。高更认为,在未开发的土地上才有人类的原始风貌,于是他渡海前往南大平洋的大溪地。可是最后高更却发现,其实那座岛上早就已经引进了文明。少女注视着某处,眼神很忧郁。她身上穿的衣服也都已经西化了。高更虽然感到懊恼,但他还是留在岛上,寻求大溪地独特的美。

Arearea I (1892), Paul Gauguin

《阿雷阿雷亚》,这是波利尼西亚语,意思是快乐的人。女子如同佛像一样坐着。画中的人物没有远近感,就像彩色拼布一样,与背景融为一体。高更受到浮世绘的影响,创造出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红色的小狗,仿佛带着神秘的气息。后面有一群女子,正在献舞给月亮女神。高更从土著居民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生命力。

高更曾经回过巴黎,但是他的作品并不受青睐。即便如此,他还是一直相信自己的艺术。高更带着失意回到了大溪地,就像是为了寻求救赎一样,他努力地创作。

Vairumati (1892), Paul Gauguin

这是大溪地民间故事里的绝世美女芭鲁马提,高更所画的女性充满着强大的力量,就好像是从大地破土而出一样。对野性的懂憬就是高更创作的源动力,或许对高更而言,民间故事里的美女就像是大地的女神。

这个时候,失意的高更又失去了心爱的女儿。他曾经自杀但没有成功,这是他在事后所画的,也是他的代表作《白马》。

在幽深的森林里,白马被树叶染绿了,马匹来到了原本没有马的大溪地,象征着静养。在热带茂密的丛林里,白马正在专心致志地喝着水,或许它代表了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的作者本人。高更为了追求野性美,干脆搬到了更偏远的岛上居住。

高更在那里还是继续画着女性,在他看来,岛上的女性似乎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那座岛象征着高更无比憧憬的乐园。简洁有力的线条和色彩,高更有股冲动,想把眼睛看不见的真理形象化,摸索出了独特的风格。高更与印象派保持距离,着眼于内在的世界。

一些画家追随他的这种精神,以神秘的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画出的是人类心中的黑暗。

7. 象征主义

奥赛博物馆原本是一座火车站,它是在十九世纪末不惜工本建造而成的。

位于二楼的庆典厅,就是曾与火车站建在一起的酒店的宴会厅,当时的装潢直接保留了下来。

现在这里依然传递着当时巴黎繁华的氛围,歌颂着华丽的年代。那个时代虽然充满着华丽的氛围,但同时也蔓延着对世纪末的不安情绪。内心的黑暗是肉眼看不到的,而象征主义的画家们想要表现出这种黑暗。

7.1 雷东

奥迪隆雷东,他和印象派大师们同处一个时代。雷东有效地运用粉彩营造出独特的鲜艳色彩,并且留下了许多充满幻想的作品。

这个长着翅膀的人是年老的天使吗?这幅画仿佛象征着十九世纪末的时候,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正在逐渐地失去力量。

在早期,雷东接触的是黑白版画还有木炭画,但是由于孩子的出生,他在五十岁时突然对色彩开窍了。雷东听到他的朋友高更去世的消息之后,画了这幅肖像画希望他能够安息。

在这幅画中,他画下了高更晒得很黑的模样,表达出了他对想要回归原始状态的高更的关爱之情。画面上的花朵是黄色和红色的,这是高更喜欢的颜色。这两位画家都追寻画作的内在深度,他们互相激励、共同成长,既是对手也是朋友。

这是雷东晚年时期在1910年左右画下的杰作《阿波罗的战车》。四匹白马拉着太阳神阿波罗的马车,阿波罗也是掌管理性的天神。在这幅画中,雷东通过白马在空中奔驰跃动的模样,传递出从苦恼中解放的喜悦之情,或许这也象征着人们终于摆脱了世纪末惆怅忧虑的时代氛围。

雷东用油彩和粉彩交织出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后来这种色彩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

7.2 莫罗

大多数象征主义的画家都会运用神话或者宗教题材来传达自己的某种观念,其中之一就是古斯塔夫莫罗。这是莫罗的杰作《拿着俄耳甫斯头颅的色雷斯姑娘》。

Orpheus (1865), Gustave Moreau

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妻子的离世让他十分悲痛。他忘记了写诗,因而触怒了女巫,被大卸八块。一位美女抱着竖琴和他的首级,他们曾一起在河上漂流。这名诡异的女子想要支配男性,在对世纪末感到不安的背景下,这是很流行的题材。一群男人在远方的山上吹奏着音乐,这幅画具有诡异的美感,只有莫罗才能塑造出这种幻想世界。

《赫西奥德和缪斯》,莫罗在这件作品中也画了一名想要操控男性的女子。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带着竖琴走在路上,从后面靠上来。给他带来灵感的是掌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当时,女性开始进入社会,这令男性感到很害怕,因为女性足以威胁他们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不怀好意的女子这一题材开始变得流行。花朵画得非常细致,装饰也很华丽,这都是运用了从东方以及拜占庭美术中学来的技巧。莫罗通过惊艳又精细的描绘,凸显出人类最原始的不安情绪。

7.3 夏凡纳

莫罗擅于营造不安的氛围,而夏凡纳和他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擅于描绘安静而又神秘的精神世界。夏凡纳是象征主义大师,在美国也颇具声望。

这是《三个圣灵》,她们分别象征着爱、荣耀和财富。陷入梦乡的旅人,被迫要选择其中一个。然而这都是幻想,等他醒来,这些就会全都消失。

这是在寂静之中散发着世纪末悲观气息的作品《海边少女》,这件作品也充斥着担忧的气息。天空呈现出黯红色,大海正在退潮,少女们悠闲地待在海边,看起来很安详。可是,她们的动作还有神情都显得很无力、很忧郁。据说夏凡纳的这件作品,是要表现出爱的空虚与绝望。淡淡的色调更凸显了神秘的气氛。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1871年结束的普法战争。荒芜的风景,表明战争刚结束不久。少女坐在坟墓的土堆上,她的手上拿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树枝。这幅神秘的画呈现出难以言喻的不安氛围,与《希望》这个名字背道而驰。夏凡纳独特的画风给许多画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高更也是其中之一,《芭鲁马提》的姿势就是来自夏凡纳的希望这幅画。

7.5 德古夫德农克

到了十九世纪末,在法国发展起来的象征主义终于蔓延到了欧洲各国。这是曾和夏凡纳有过交流的比利时画家德古夫德农克的作品。

他画了许多神秘的夜景,其中几乎没有人的踪影。夜晚,公园里笼罩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弥漫着世纪末的压抑感。他很擅于描绘看不见的世界,使绘画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力。

8. 其他收藏

8.1 纳比派

十九世纪末,巴黎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纳比派的艺术家派别。他们曾接受过高更的指导,他们作品的特征就是装饰性很强,好像经过设计一样。

塞律西埃是高更的头号弟子,他也是创立纳比派的核心人物。他从高更那里学到了不要直接把眼前的景象画下来,而是要大胆地描绘内心感受到的颜色。于是,他把绘画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将其演变成抽象性和装饰性的物品。这种将平面的颜色一层层叠上去的技巧,是他从高更那里学来的,他同时也受到了日本风情的影响。塞律西埃以生活中的场景为题材,展现出他独特的浮世绘。

这是纳比派最杰出的大师德尼的作品。其作品的特征就是装饰性很强,蕴含着世纪末的无力感。人物就像浮雕一样,又略显浑圆。背景中的树木,运用了几何学般的设计。

德尼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说明纳比派的特征:“所谓的绘画,就是在某种秩序之下,用一层层的色彩来追求平面的效果”。

纳比派不只在绘画领域,在和装饰有关的领域也非常地活跃。他们追求的是把艺术渗透进生活。

8.2 罗特列克

十九世纪末,巴黎已经转变成一座近代都市,街道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剧院、夜总会以及舞厅。

罗特列克就是在夜晚的巴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罗特列克写实地描绘了在繁华的街道上的人们,照亮了近代都市背后的一面。

这是红磨坊里的王牌舞者拉古吕,她和罗特列克很亲近。

这一画作有两幅,它们是成对的,是罗特列克为了挂在她经营的小歌厅的入口所画的。拉古吕是因动感舞蹈而出名的,罗特列克不拘泥于细节,他用有力的笔触强调拉古吕的活力四射。这幅画传递了世纪末巴黎的热闹气氛,每个人都在享乐。

另一方面,他也画下了拉古吕表演传统舞蹈时的情景。罗特列克除了绘制这种广告牌之外,还创作了许多海报杰作,他用艺术妆点了巴黎的街道。罗特列克比任何人都热爱日本,他大胆简约的技法是从浮世绘中学到的。

日本美术的影响力还扩展到了工艺品,这种被称为新艺术的工艺品是以自然为题材,善用曲线做出的日西合壁的设计,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这种优美的装饰普及到了玻璃和珠宝饰品、室内设计等众多领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滋润更丰富。

9. 结语

艺术曾经被王公贵族独占,到了十九世纪,市民也能拥有艺术。而到了现在,艺术是人人共享的。奥赛博物馆会举办一些写生活动或是鉴赏活动,提供许多机会,让孩子们也能接触到艺术。或许有一天,在这些孩子中会诞生出创造全新艺术,取得杰出成就的大师。

奥赛博物馆创立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年,每年有超过三百万人拜访这里,它是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扎根于传统艺术,而奥赛博物馆和卢浮宫一脉相承,它收藏了近代艺术家的作品。一些充满活力的画家创造了全新的绘画风貌,他们的作品富有生命力,展现出了艺术之都最璀璨的时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